杭州留置律师钱小琴专业解读:什么是留置?
- 职务犯罪
- 1天前
- 8热度
- 0评论
杭州留置律师钱小琴专业解读:什么是留置?
在法律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蕴含着特定的含义与重要的作用。近期,不少朋友对 “留置” 这一词汇颇为关注,纷纷提出疑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杭州资深律师钱小琴,为大家深入解读 “留置” 的相关知识。
一、关于 “留置” 的提问
有朋友提问:
“钱律师,我看了您的一系列视频,常提到一个关键词叫留置,那什么是留置?”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跟随钱小琴律师的讲解来一探究竟。
二、留置的含义与来源
从字面意思来看,留置是 “留下来处置”。但在法律语境中,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留置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军队,曾出现在毛主席的军事文书中 “可以留置后方”。在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初期,军队先行试点,当时各方都在积极寻找一个能够替代 “二规” 的称呼,经过考量,“留置” 这个词脱颖而出,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三、法律层面的留置定义
准确来讲,留置是指监察机关对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当可能出现法定妨碍调查的情形时,在一定时间内将其留在特定场所配合调查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简单说,留置就是由监委直接决定剥夺涉嫌职务犯罪的官员或相关公民的人身自由,而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查清职务犯罪,确保法律的公正与威严得以彰显。
四、职务犯罪的范畴演变
谈及职务犯罪,其范畴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
- 《监察法》实施前:一般指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刑法》第八章、第九章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三大类 51 个罪名。
- 2018 年 3 月后:党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通过的《监察法》明确,监察委员会负责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和其他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涉及罪名增至 100 个。
- 2021 年 9 月后:2020 年 12 月《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危险作业罪,2021 年 9 月《监察法实施条例》明确,公职人员在行使公权力中涉及的危险作业罪由监察机关调查,至此监察机关依法调查的罪名扩展至 101 个。
五、职务犯罪的核心特征
简单概括,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进行的犯罪。
- 这类犯罪主要发生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一般涉及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但并非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会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能涉嫌职务犯罪(如行贿的企业老板)。
- 此外,官员的家属与特定关系人也可能因关联事项被卷入其中。
六、专业律师的深度支持
听完钱小琴律师的详细解读,提问者不禁回应道:“哦,原来是这样。” 相信大家此时也对留置和职务犯罪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如果在这些复杂的法律问题上,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无需担忧。
钱小琴律师专注刑事辩护长达十五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她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众多深陷法律困境的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无论是留置相关的法律程序,还是职务犯罪的具体界定与应对策略,都可以与钱小琴律师展开深入的讨论交流。在她的专业指导下,你将更加从容地面对法律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互动咨询
如需进一步了解留置相关法律问题,欢迎联系杭州钱小琴律师团队,获取一对一专业解答。